气泡垫
【新闻】B站专利可听弹幕;文旅部发布私设“景点”问题整治方案

来源:乐鱼网官网进入    发布时间:2024-02-01 05:41:24

  工信部办公厅 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征集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的通知》。通知确定了104项超高清视频典型应用案例,要求在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政府服务等方面对入选案例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实施效果跟踪评估,推动优秀成果规模化应用。

  文旅部发布关于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维护游客权益,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2年9月至11月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内蒙古将举办第六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据介绍,本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数字赋能文化 创新汇聚文博”为主题,文博会闭幕后公众可继续利用互联网平台参观互动,展厅资源将被永久保留,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博会”。

  内蒙古公布《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此次经修正的《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条例》明确了政府公共图书馆规划布局、合理设立、总分馆制建设以及推进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建设、专业化培训等方面的职责。

  腾讯音乐:与Billboard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并将推出首个中国音乐国际化发展专项“中国音乐引力计划”。TME还将在、全民K歌等旗下平台全面引入Billboard旗下权威榜单、全球音乐资讯和专业音乐推荐等国际音乐文化内容。

  携程:与张掖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日前,携程集团与张掖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程集团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掘张掖市文化旅游发展机遇,以超级目的地打造为目标,持续助力张掖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B站:新专利可以听弹幕。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弹幕的播放方法及装置”公开摘要显示:本申请基于所述弹幕获取规则中的弹幕筛选条件,在所述目标直播间接收的弹幕中筛选待播放弹幕,并确定所述待播放弹幕对应的弹幕音频。

  Instagram:将压缩电商项目,未来以拉动广告为重点。内部备忘录显示,Instagram将会大幅缩减购物功能,因为Instagram电商业务的重点将会转向能直接拉升广告收入的项目。

  Meta:预计推出新头盔。近期扎克伯格接受播客采访时表示,今年秋天计划推出Project Cambria。这款头盔拥有强大的计算力,可以用摄像头捕捉真实世界图像并实时以彩色形式显示在头盔内部。

  快手:第三届快手网红文旅大会暨红旗渠元宇宙剧场发布会真正开始启动。本次活动旨在积极做出响应“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联合快手短视频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方式,深度挖掘、包装、展现安阳丰富内容。

  阿里巴巴:阿里国际站首次推出“数字化混展”。九月采购节期间阿里巴巴国际站推出“数字化混展”服务,融合线上数字展会+远程线下展台,帮助国内中小企业足不出户参加国际顶级会展,打开新增长空间。

  特步:发布“世界级中国跑鞋”战略。特步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丁水波表示,未来10年特步将投入50亿加码中国路跑市场,通过产品研发创新、赛事及运动员支持、国人竞速激励计划等方式,加大特步在跑步领域的竞争壁垒。

  数字人民币:“子钱包”改名为“钱包快付”。据介绍,数字人民币可向商户推送“子钱包”,用户可通过数字人民币(试点版)App向各种子钱包转账,从而用在所有支付场景,将改名为“钱包快付”。

  大数据:2022暑期档连续剧网播表现及用户分析发布。2022暑期档上新国产连续剧97部、2914集,同比减少10部、160集。全网剧集正片有效播放累计715亿,同比下滑10%;会员内容有效播放350亿,同比上涨11%。

  会展:包公主题古籍文献展亮相安徽合肥。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可在线上线下同步观展。展览期间,还开展包公主题珍本古籍雕版等印刷体验活动,展播《包公的故事》系列动漫片,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古籍文献与廉洁文化的完美结合。

  “艺汇丝路”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汇集来自112个国家艺术家的193件作品,涵盖油画、中国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作品既有艺术家对丝路文明、丝路精神的理解,也有对中国自然风光、人文生活的感受。

  公共:北京首个街道级文化戏剧展演季正式开启。本届展演季旨在将建筑、空间、戏剧、视觉艺术、演艺、音乐等形式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中,以戏剧为载体传播文化文明,弘扬正气新风,将丰富的艺术文化生活融入到百姓生活。

  文创:陶艺大师陶润文敦煌系列陶瓷作品数字收藏品即将上线。三款数字收藏品为陶润文以敦煌壁画为原型的釉下五彩陶瓷数字收藏品,共计发行8000份。

  艺术: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开幕。参演节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颂扬民族团结,为主线,用观众熟悉的相声、小品、快板、单弦、二人转和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进行呈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在苏州举办。整台会秉持“多向科技要效果”的创新理念,将现场舞美、虚拟制片技术与实景山水巧妙融合,以高沉浸感的视觉效果,为观众打造一场花好月圆、喜庆祥和的高品质视听盛会。

  交流:“中国电影百年·电影传承”中国电影节将于马来西亚开幕。本次电影节共有20部佳片与观众见面,新片比例超过60%,其中大多首次在马上映,无论规模、品质,还是参与度,都堪称一场“文化嘉年华”。

  日前,一条盲盒开箱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有人在一家美术馆举办的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展上购买了3个单价68元的盲盒,打开后里面装的是碎布条、硅胶块和编成辫子状的绳子。

  “这确定不是垃圾吗?”视频传开后,不少网友批评这样的“艺术盲盒”价格与价值不符,但也有的人觉得这与所展艺术家的理念相符,不能仅以“价格”来论断。美术馆方回应称,艺术家本人知道,且定价得到他本人的认可。

  有业内人士说,如果价格明显背离消费者的认知,长此以往一定会损害艺术家和展馆的声誉。

  8月28日,微博认证为“美妆博主”的用户“芭比常”发布一条2分钟视频,展示了从马丁·马吉拉展上购买的3个单价68元的“艺术盲盒”:打开第一个黑色盒子,抽出一个常见的带红色线条的自封袋,里面装着一块硅胶和一红一白两块细长布条;剩下两个盲盒包装与第一个相同,抽出的则是两条纤维编织的“辫子”。

  该视频在社会化媒体上引发热议,绝大多数网友批评这样的艺术盲盒“不知所云”“白送还嫌占地方”,还有网友反问“确定不是抢钱吗”,有人还质疑起盲盒的包装,称“市场上的盲盒起码有个印了使用需要注意的几点的专用塑料袋,没见过拿塑料自封袋来装的”。从事艺术交易工作的常先生曾在海外看过该艺术家的展览,他说:“跟国内这场展览比,我看的那场是免费的,周边商品基本以书籍为主,没这么离谱的周边产品。”

  就在少数网友还在讨论视频博主是否运气不好时,举办此次展览的美术馆竟自己“实锤”了这些艺术盲盒。8月31日,该美术馆相关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微博,图片中装在带红色线条自封袋里的是一块气泡棉、石膏残块和几缕红色黑色假发丝,并称图中这些物品“来自艺术品创作和展览搭建时的‘余迹’”“是艺术家本人亲自挑选打包”“他格外喜欢这种带红色线条的PE包装袋”。在回复网友评论时还表示,艺术家本人是知道并认可的。

  相对于批评声浪,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并不意外,“这跟马丁·马吉拉本人的理念确实相似”。

  据介绍,出生于比利时的马丁·马吉拉曾是一名时装设计师,于1988年建立个人品牌Maison Martin Margiela,并在1997年至2003年期间担任奢侈品品牌爱马仕(Hermes)的创意总监。2009年,他转行成为艺术家。其品牌于2015年更名为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今年7月,该品牌在上海南京西路上开出全球最大旗舰店。

  即使在强调个性的时装行业,马丁·马吉拉也算是特立独行的。比如,他坚持不在公开场合露面,只有极少数真假难辨的照片流传,甚至很多人怀疑他根本不存在。相比大多数设计师追求高级面料与美丽外形,他擅长的“解构主义”从身边物品和废旧材料取材,打破物品原有形象和用途,重新组合成新的面貌。比如,他曾经将假发制作成裙子,把衣服做成挂衣服的木制人台形象,用多条皮带拼接缝制成一件外套,还曾拆开4件不同年代的夹克重新组合成一件新衣服。

  “我是真的相信马丁·马吉拉对带红边的塑料自封袋有兴趣,如果他愿意,一定能以此设计出新产品。”曾在时尚杂志工作多年后创业的杜先生说,因为擅长解构,马丁·马吉拉常常“变废为贵”:他曾将酒瓶的木塞装上铁丝变成项链,把钥匙放进树脂里做成首饰,还曾将折断的眼镜架改成胸针……这一些产品上市时就价格不菲,如今在二手市场行情报价依然很高,“他卖得最贵的一个系列就是拆旧衣做新衣”。马丁·马吉拉设计服装时就对艺术进行探索表达。1997年他就曾与一位微生物学家合作,在自己设计的白色服装上喷洒霉菌,放进荷兰鹿特丹一家美术馆的特制温室四天,让霉菌在衣服上自由生长后展出,以此模拟被消费者使用、丢弃而“死去”的服装,如何在自然中焕发另一种生命力。“引起争议的‘艺术盲盒’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和艺术家本人的理念相符。”

  从事纪念品开发设计行业的韦先生认为,周边产品属于商品,需要符合商品属性,比如合理的定价、一定的使用功能等。“艺术展面向的并不只是艺术家的粉丝,还要向更大范围的公众传递艺术家的理念,周边产品开发须尊重公众的感受。”

  “我所期待的展览周边产品,一定是对展览内容的延续,能让我回家看到这一些产品还能想起我观看展览时的感受。”学习服装设计的胡先生说,学设计的没有人不喜欢马丁·马吉拉,“但我们喜欢的是他的作品、他的想法,而不是觉得他有金手指,‘亲自’包了一袋建筑垃圾就能卖高价”。

  策展人王女士同样认为这样的周边产品对艺术家和展览本身无益。“文创产品被称为可以带走的文化,是对展览内容更直白、更实用的二次创作。”在她看来,不如将这些盲盒中的物品交给艺术家的粉丝和设计专业大学生进行二次创作,讲清理念和用途,“这样即使价格再高一些,消费者也能够理解。”